县政府网站 | 市政府网站 实时天气: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(电话:0941-3106199 - 邮箱:2792631559@qq.com)
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- 专题专栏 - 热点新闻 - 详细

【甘快看】变“抢救”为“预防”

日期:2024/8/14 字号:[大][中][小] 视力保护色:
变“抢救”为“预防”
讲述人:嘉峪关丝路(长城)文化研究院副研究馆员、长城保护研究所所长 张斌
光明日报2024-08-14

【文化中国行·一线讲述】

嘉峪关,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,长城防御体系完整,本体类型丰富,地域特征明显,在西北土质长城中具有典型性。然而,风沙、雨水等自然因素,以及周边区域农业耕种、城镇和工业建设等人为因素长期影响着长城的保存状况。

我在长城边出生,长城伴随着我成长。在25年的长城保护工作中,我参与了长城资源调查和长城保护修缮等重大项目,见证了长城保护工作由过去被动式的看守保护,逐步转变为主动式的研究保护和科技保护。

对嘉峪关土质长城而言,抢救性保护是“头疼治头、脚痛医脚”的紧急保护手段,对长城本体的干预较大。而预防性保护能通过有效的监测、评估和可逆性措施调控干预,抑制外界环境因素对长城本体造成的危害,阻止或延缓长城本体的最终劣化,使长城承载的各类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得以有效保存。为此,从2020年开始,我们创建了“日常监测—综合预报—提前预警—及时保护”的长城保护工作模式。

今年,我们配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,以长城保护研究所长城巡查工作内容为蓝本,开发建设了长城监测预警平台(甘肃试点站)和长城监测云手机App。同时,我们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长城保护志愿者。人多力量大,我们将一起用实际行动宣传长城文化、弘扬民族精神。

项目团队:

本报记者 刘梦、董城、王冰雅、宋喜群、刘茜、赵秋丽、李志臣、高平 本报通讯员 刘柳江、王瑜

0
全部评论

【推荐给好友阅读】 【关闭本页】 【打印本稿】 【返回顶部】  
 
 
Copyright © 2018-2020 临潭宣传网 www.ltxcw.cn All Rights Reserved 地址:甘肃省临潭县城关镇西大街160号 建议使用1920*1080分辩率
网络谣言举报电话:(0941)8218089 举报网站:http://www.gsjubao.cn 举报邮箱:xs8218089@163.com
主办:临潭县委宣传部 陇ICP备2022000032号甘公网安备 62302102000112号